“技術(shù)最重要,但理念是支撐”--一位臺灣農(nóng)民十年大陸“種地經(jīng)”
“歡迎您來看我這個種地的!辈桓叩膫頭、黝黑的皮膚、有力的大手,這位聽說記者要來拜訪而早早就在路口等候的老人,就是在廣西欽州一帶遠近聞名的臺灣種植能人賴忠治。
已經(jīng)65歲的賴忠治精神矍鑠,體格健壯,和妻子一起住的房子不大,卻掩映在一片綠意中,四周都是他種植的各式花木果苗。剛坐下,老人就打開了話匣子。
10年前,作為臺灣南投縣一個花卉產(chǎn)銷班班長的賴忠治來到欽州,看中了當(dāng)?shù)氐臍夂蚝徒煌l件,決定就地發(fā)展亞熱帶水果種植,“孫中山先生說欽州會發(fā)展為南方大港,潛力很大,我當(dāng)時去過好幾個地方,最后決定留在欽州了!
2002年開始,在當(dāng)?shù)卣畮椭拢囍抑巫饬?0畝地,開始引進臺灣的蔬菜瓜果品種進行種植,包括白玉苦瓜、絲瓜、小黃瓜、圣女小番茄等品種。賴忠治說,當(dāng)時一些新品種大家都不認識,比如白玉苦瓜一個兩斤多,和當(dāng)?shù)氐牟灰粯樱芏嗳瞬徽J可,“后來我就送給一些朋友吃,知道這些品種的人逐漸多了,也覺得好吃,就都來買我的瓜果蔬菜了!
[ 責(zé)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