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wèi)星數據顯示,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自今年年中以來急降超過1攝氏度,創(chuàng)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這意味持續(xù)近兩年的高溫天氣可能是由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與溫室氣體排放無關。
報道稱,2015年是有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科學家對氣候變暖的觀點分成兩派,有人認為高溫是長期以來全球變暖的結果;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由于厄爾尼諾這個復雜的自然現象引起,與人類排放溫室氣體沒有關系。
NASA衛(wèi)星數據發(fā)現,自今年年中以來,地表平均溫度下降超過1攝氏度,海水溫度也出現下降,反映近年地球天氣是受到厄爾尼諾影響,而此輪厄爾尼諾現象也正進入尾聲。厄爾尼諾每隔幾年出現,導致中美洲以西的太平洋海水變暖,冬季氣溫會較正常高。
隨著厄爾尼諾減弱,拉尼娜現象也逐步浮現,拉尼娜會導致太平洋地區(qū)的海水溫度變得比正常低,全球氣溫下降。
地球上一次出現強厄爾尼諾現象后,海洋溫度和地表溫度急降,與今年情況相似。“全球暖化政策基金會”科學家懷特豪斯(David Whitehouse)表示:“根據衛(wèi)星顯示,2016年底溫度正回復至1998年厄爾尼諾現象之后的水平,數據清晰顯示厄爾尼諾只是一個短期的氣候現象。”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