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值達2.12萬億元 上半年我國西部地區進出口創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西部地區持續優化外貿結構,外貿進出口總值達2.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創歷史同期新高,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新亮點。
今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依托青藏鐵路與318國道資源,實現全鏈條高效聯動,整體物流效率提升50%。西藏貿易伙伴拓展至110個國家或地區;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2.7億元、同比增長18.1%。
四川以5190.9億元進出口規模領跑西部,成都憑借“雙國際樞紐機場”優勢,國際及地區定期客貨運航線增至80余條,助力四川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
西安國際港站已成為現代化“內陸港”,中歐班列(西安)從“一條線”發展為“一張網”,18條國際干線連接歐洲25個國家220多個城市、亞洲11個國家100多個城市。
今年上半年,中老鐵路進出口貨值突破128億元,跨境貨物品類由最初的500余種擴展至3000余種,為西部開辟“出海”新通道。
在重慶,電子信息產業成外貿增長引擎。全球每3臺筆記本電腦中就有1臺產自重慶,每10部手機中就有1部“重慶造”。重慶正充分發揮“雙循環”樞紐作用,今年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3+2省區市經新通道進出口超4567億元,同比增長17.1%。
在貴州,輪胎5G智慧工廠內,智能制造加快推動產品向高端化、國際化邁進。貴州輪胎目前已形成5大系列、3000多個規格的產品,出口覆蓋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以來,新疆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以通關新模式激發外貿新動能。鐵路口岸進口貨物通行時間從3天壓縮至16個小時,出口貨物作業時間從6小時壓至1小時。新疆已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生貿易往來,進出口總值超2808億元,同比增長28%。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 陳宗旺:我們從提升開放平臺能級、促進貿易便利化,到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落地,極大拓展了西部地區的外貿腹地。下一步,海關將繼續加大對西部口岸、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培育更多外貿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