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今天在此間透露,最近十年間中國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幅達12%,高于東部地區的增長;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的比重由2000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18.5%。
今年是中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周年。官方數據顯示,十年來,西部12省市區先后建設了120個重點工程,總投資約2.2萬億元人民幣,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等一大批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
在此間由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論壇上,該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表示,十年來,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總量、增長速度、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都有大幅提高,經濟發展顯著加速。曾培炎日前出版了《西部大開發決策回顧》一書,披露了這個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決策出臺和實施過程中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原副主任李子彬在同一場合表示,從2000年到2009年,西部地區的生產總值從1.66萬億元增加到6.68萬億元,增加了3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5648元提高到14213元,年均增長10.4%;農民人均收入由1161元提高到3817元,年均增長8.9%;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也明顯加快。
雖然在官方政策傾斜和大力投入下,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相對增長速度差距在縮小,但絕對差距仍在擴大。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稱,2000年,西部和東部的人均GDP相差7000元,如今,這一差距拉大到了21000元。
李子彬也坦陳,西部地區相對落后、欠發達的狀況不可能在十年內得到解決。在生產總值、地區財政收入水平、人均生產總值水平上,“再經過100年(西部地區)也不一定能夠和東部地區拉平”。他表示,官方應當繼續加大對西部開發的支持力度,并致力于東中西部地區基本生活水平、基本教育醫療水平、基本社會保障水平的逐步均等化。
中國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了國務院西部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對今年西部大開發工作要點和未來十年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進行了通盤謀劃。
西部地區的國土面積占中國陸地面積的74%,人口有4億之多,聚集了中國75%的少數民族和八成左右的貧困人口。李子彬稱,西部開發的快慢、好壞,事關中國小康社會目標能否順利實現,亦關系到中國整個社會的穩定。(記者 俞嵐)
[責任編輯:王賽賽]